-
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
《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(雙月刊)成立于1953年,是一份以我校為基礎面向社會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。主要發表作物科學、植物保護、園藝科學、林業科學、生命科學、動物科學、蜜蜂科學、資源與環境科學、食品科學、材料工程、計算機與信息科學、機電工程、交通運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、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的學術論文。讀者是高校的科技工作者、教師和研究生等。
《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獲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;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;國立大學優秀自然科學雜志;華東優秀期刊。
-
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被以下數據庫收錄
-
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榮譽
中科雙效期刊Caj-cd規范獲獎期刊
-
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欄目設置
作物科學、園藝科學、植物保護、林業科學、生命科學、動物科學、資源與環境學、計算機與信息科學
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社審稿
1-3個月
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社投稿須知1、《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來稿應注重科學性、先進性、邏輯性,要求論點明確、數據可靠、文字簡練;內容不涉及國家機密和科技秘密。
2、《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每篇論文(含圖表)一般不超過5碼;文稿應按照GB7713-87《科學技術報告、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》撰寫,包括(按順序):題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單位(包括城市名、郵編)、中文摘要、關鍵詞、中圖分類號、英文題名、作者姓名(用漢語拼音)、作者單位英文名稱、英文摘要、英文關鍵詞、正文、參考文獻。
3、《福建農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來稿在篇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資助的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?;痦椖堪ㄕn題來源、名稱及基金代號(并提供基金項目合同復印件);作者簡介包括姓名、出生年份、性別、籍貫、 民族(漢族可略)、職稱、學位及所從事專業方向。
4、題名應力求簡明扼要,表達論文主題,一般不超過20字。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相吻合。
5、作者的署名人數及順序由作者自定,但要求文稿無知識產權爭議問題,所有署名作者對文稿署名認可;校外稿件須附單位的推薦意見。
6、摘要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、方法、結果、結論,不分段,字數在250字左右。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對應。
7、關鍵詞3-8個,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。
8、中圖分類號應根據論文的內容,參照《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》進行標注。
9、引言不宜過長,只扼要敘述研究的背景、目的、意義等,勿與摘要雷同。其他內容一般按以下格式撰寫:1材料與方法;2結果與分析;3討論。
10、文稿中引用他人作品,務請按《著作權法》有關規定指明原著者姓名、作品名稱及其來源,在參考文獻表中列出。否則責任由作者自負。
11、計量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家技術監督局1993-12-27發布的《量和單位》(GB3100~3102-93)。特別應注意:“畝”、“ppm”等屬于廢棄單位,不得使用,應相應改為“hm2(公頃)”、“×10-6(要標明是體積分數還是質量分數)”等。
12、圖表應簡明扼要,避免重復。凡文字可說明的問題,盡量不用圖表。文稿中要留出插圖位置。表格請按“三線”表格式,插入正文,內容相同的欄目可省略,以注釋說明。圖表題應附英文。最好用Excel軟件畫圖,插圖切勿過大。圖和圖例均不需邊框,不加網格線,主線與輔線粗細比例為2∶1。圖中文字、符號采用8號字,數據標志大小用3磅。照片用光面相紙印出,要求黑白清晰,層次分明。
13、外文字母、公式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、正斜體;上下角的字母、數碼和符號,其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;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、符號,請在第一次出現時用鉛筆注明。
14、來稿請用計算機打印,一式兩份。文檔請存入軟盤,并妥善保存以便進一步修改。
15、來稿如不符合上述要求,編輯部先退請作者修改后再送審。編輯部于收到來稿之日起3個月內答復作者采用與否,在此期限內請勿一稿多投。作者請自留底稿,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。經本刊通知作者采用的稿件,按本刊編排計劃安排刊出,作者須按本刊規定交納版面費。